·诗歌· 我给父母烧纸钱

微信图片_20250830164127.jpg


夜深人静时

漫天星空下

我用粉笔在地上

画一个筛子大的圆圈

把五包冥钱放在圈内

用打火机把香点燃

用香把黄裱点燃

用黄裱把纸钱点燃

小声地喊

父亲母亲爷爷奶奶

还有岳父叔岳父亲家公

我给你们送钱来啦

 

烧纸钱是父亲教会我的

小时候父亲总带着我

给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的父母亲烧纸钱

那时候叫烧包袱

烧包袱前先要用半天时间准备包袱

包袱纸是比小学生小字本稍小的黄色的粗纸

父亲右手拿钉綞

左手拿钱戳

一声一声地在包袱纸上锤钱印

每张包袱

竖着锤三排

每排锤七个

锤好后用白纸包上.

用毛笔在正面工工整整地写上

冥国地址、先人姓名、冥钱多少、后面落款

反面写一个略带缭草的封字

写上二三十包

等到半夜

在大门口

用棉梗架着烧

有时也淋点柴油

让烧得更红火更彻底

母亲在旁边叮嘱

没烧完的可以用口吹用扇子扇

千万不能用树棍子挑

一挑就把钱挑破了

冥国不收破钱

等于白烧了

 

父母亲经常给我讲同一个故事

说有个农民没读书不识字

请教书先生帮忙写包袱

农民给先生家挑大粪作为交换

教书先生使了个阴招

把收包袱的人写成自家先人

农民也聪明

把先生家的大粪泼到自家田里

讲完后总要加一句

你要好好读书

微信图片_20250830164119.jpg

 

我读书了教书了结婚了

父亲却去世了

轮到我主持给父亲和爷爷奶奶烧纸钱

一年烧三次

清明节、七月半、春节前

春节前要赶在腊月二十四封印前烧

再迟冥国银行就歇业放假了

我那时候烧的不再是包袱而是纸币了

如同银元变成人民币一样

五元十元后来有百元大钞了

花花绿绿的

比真钱还漂亮

鬼都喜欢

 

记得在乡镇工作时烧纸钱

在一排平房后面

一条小河边上

在我和爱人开垦出来的菜园里

每次都要烧大几百甚至上千元

父亲一生勤劳却贫困

长年穿打补巴的衣服

没有穿过皮鞋

我得多烧一点钱

让他宽着用

更重要的是多为群众办实事

让如我父母一样的乡亲们都有钱花

我一边烧一边念

宋代诗人高翥写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是写烧纸钱最好的诗

形象深刻, 但不积极

人生短暂更应只争朝夕

 

后来我当了县里报社总编辑

住在爱人教书的中学

在比禾场还宽阔的操场上

在比大海还辽阔的星空下

如烧篝火一样烧纸钱

连同我办的报纸和我写的长篇通讯

一起烧给父亲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要告慰父亲

我没有辜负他的培养

我将撸起袖子加油干

做出让他让父老乡亲光荣的业绩

 

再后来调到省城工作

是省委书记点名把我调来的

我用单位的大信封

装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的巨钞

在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武汉

在高楼林立的楼底下

连同中央和省领导批示的调研报告

一起烧给父亲母亲和一众先辈

捷报飞去当纸钱

只有努力才改变

我高兴我骄傲

我为人民做了点小事

我为发展作了点贡献

也有点担心

父母亲从未到过省城

他们能找得到我吗

他们没坐过地铁

会在电脑屏上购票吗

于是我便多烧一点力支钱

辛苦冥国的邮差或快递

写信封的时候也有点纠结

家乡六个村合成一个大村

村名换新了

不知地址是写老村名还是新村名

真是回不去的乡愁啊

一声叹息

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在信封上

微信图片_20250830164137.jpg


这两年到了北京

伟大祖国的首都也可以烧纸钱吗

我悄悄观察

可以的

中元大会期间

马路边燃烧一堆堆的纸火

任你车水马龙

任你行人匆匆

只管烧他的

不等天亮再去看

一个个的粉笔圈

一堆堆的黑纸灰

我在网上还查到

北京所处的河北省

有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冥国消费市场

里面有冥国金融一条街

美元日元法元德元俄元印元应有尽有

房子车子高铁飞机航母神舟飞船全都能定制

还给你配齐一桌打麻将的再加一个机器人保姆

他们有个口号

为冥国人民服务

满足所有生前未能满足的美好生活向往

我的个娘啊

这也算个新兴产业并且是产业集群

特别有人情味和浪漫色彩

我没去调研过

但我在北京丰台南三环的玉柳桥下

烧过好几次来自那个最大市场的最新产品

我感谢伟大首都的人性化

让我的父母先人

通过烧纸这个灰色通道

跟着我到了北京

到了他们一生都向往的雄伟的天安门广场

同我一起登长城进故宫上天坛游颐和园

特别是带他们瞻仰了伟大领䄂毛主席

我的人生梦圆了

老一辈的心愿也了了

 

此刻

在黄鹤楼下

在东湖岸边

在长江汉江的波涛声声中

在淡淡的月光下

在轻轻的夜风中

我按下打火机

点燃儿的思念

 

(写在武昌2025年8月29日深夜烧纸回家)

 

作者简介:余爱民,系湖北省委政研室原一级调研员,湖北省政研会调研部长,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外导师。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