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时光的长河悠悠流淌,
九▪三的光辉,仍闪耀在历史穹苍。
那是胜利的日子,1945年的晴空下,
硝烟渐散,迎来自强的曙光。
忆往昔,山河破碎,大地悲怆,
日寇的铁蹄,踏碎华夏的安祥。
东北的黑土上,关东军扬起暴虐尘沙,
卢沟桥的枪声,撕裂宁静,噩梦开场。
南京城,三十万冤魂的哭声,
在岁月深处,揪扯着民族的心房。
每一寸山河,都浸满同胞的热血,
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每处村庄。
但炎黄子孙,怎会屈服于豺狼?
看呐,抗联战士于林海雪原中守望,
杨靖宇咽下树皮棉絮,用不屈脊梁,
撑起白山黑水间,希望的微光。
平型关的狭谷,勇士们设下伏击的罗网,
第一声大捷的号角,奏响不屈的乐章。
还有八百壮士,以血肉筑淞沪防线,
四行仓库的墙壁,印刻下不朽的悲壮。
《论持久战》点亮前路的光芒,
统一战线凝聚起,必胜的力量。
游击战穿梭青纱帐,地道联通希望的土壤,
地雷战的火花,燃向侵略者的惊慌。
滇缅公路,蜿蜒着不屈的运输动脉,
驼峰航线上,生命在云端与死神对撞。
每一场战斗,都是信念的铸就,
每一位英烈,皆成永恒的雕像。
终于,八十年前的9月3日,胜利的消息传响,
世界聆听着,中国欢呼的声响。
日本降书的字句,宣告正义的凯旋,
十四年苦难,于此刻终迎解放。
三千多万生命的代价,换来山河重归宁谧,
那枚胜利勋章,镶嵌着岁月的沧桑。
八十年后的今日,白鸽于蓝天翱翔,
和平的大地,铺满繁荣的景象。
但纪念碑的名字,仍低语着往昔时光,
告诫后人铭记,那曾深陷的绝望。
警报长鸣,似先烈声声的嘱托,
勿忘历史,是对英灵最深的怀想。
让我们以科技为笔,绘强国的画卷,
以团结为盾,抵御新的风浪。
复兴的道路上,传承先辈的壮志,
九三之光,照亮华夏前行的方向。
愿和平之花,绽放在每个角落,
愿民族的未来,永不再经战乱的创伤。
2025年8月16日
作者简介:黄云高,湖北人,1972年高中肄业,回乡参加劳动,先后当过农业技术员,读过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任过民办教师,当过村里会计。1994年下海,到新疆霍尔果斯62团创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