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宗山古堡
今天起床,拉开窗帘,昨天傍晚我们看到的那座古堡,就在我窗前的远处。它沐着晨光,在山顶俯瞰脚下的城市,颇有守护天下的风范。
离出发的时间还早,查查这座古堡的来历。
上网一看,肃然起敬。这座古堡,就是江孜宗山古堡。因其坐落于眼前的这座宗山而得名。又因其一场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而青史留名。
1903年,英国的一个近万人的武装使团从印度、经锡金由亚东进入西藏。一路进攻,在1904年4月11日到达江孜。达赖十三世下令西藏军民抵抗,江孜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被紧急征召抗英。英军的目的是攻占拉萨,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江孜是必经之路。宗山就成为必争之地。藏军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与围攻的英军激战,损失惨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卫在宗山城堡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电影《红河谷》就再现了这段悲壮的藏军抗英历史。
致敬古堡,致敬历史。
先人们为了今天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我们都不能忘记。
从江孜城出来,我们向亚东出发。
为什么我们从武汉出发的时候,要将亚东作为重要的一站?为什么在最近几天的行程调整中,亚东始终作为一个目的地,中途再怎么调整,它总是我们旅行的一个方向。早一天或晚一天,既然上了西藏高原,亚东一定要去。
很少有人知道,2017年曾让中印关系一度陷于紧张的“洞朗对峙”,便发生在亚东县境内。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亚东县位于西藏日喀则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不仅如此,其东部与不丹王国接壤,西部又与印度锡金邦相邻。就像一个长长的楔子,深深地嵌入不丹和印度之间。距离不丹的首都廷布只有80公里,距离印度的加尔各答也只有550公里。特别重要的是,这个楔子的顶部顶着的,就是印度与其东北部“六邦”唯一通道:西里古里走廊。
如果这个走廊被我国掐住,印度很可能就会“一分为二”。到那时,印度东北部就会成为“飞地”,东北六邦很可能就不受印度控制了。
印度知道它的“七寸”所在,所以2017年,我们在亚东的洞朗修一节公路,他们突然派兵进行阻扰、干涉。虽然,最后和平解决,但印度对亚东的忌惮之心从来没有松弛过。
亚东街景
下午三点,到达亚东。我们直接去乃堆拉山口岸。
眼前的景象让人唏嘘,道桥封闭,地生杂草,不见人迹。听边民说,连与印度和不丹在下司马镇、帕里镇,与我国边民的民间易货贸易,也于今年八月份停了。这里可是历史上中印两国间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
我们期待印度政府的清醒,我们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度。面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多次希望维护两国和平的表态,他们到底是忌惮,还是相信,选择权在他们。
边民们就一个希望,他们印度人别再来挑衅搞事!
我们为明天祈祷吧。
亚东沟的流水昼夜不停流向印度和不丹
亚东的风景,犹如江南。海拔只有2900米,是高原氧吧。亚东沟的群山,郁郁葱葱,森林密布;亚东沟的流水,不舍昼夜,流向不丹和印度……
写于2024年9月20日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