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尘埃上下(之十八、十九)

微信图片_20250220065930.jpg



今晨告别拉萨。

驾车出城的时候,回望阳光中高墙洁白如莲、蓝天下红檐如幡、白云间金顶如幻的布达拉宫,一首歌《净土拉萨》的旋律,轻轻在心里萦绕:

“你是雪域最近的光芒                 

屹立在高原圣洁的地方

你是悲心救苦降祯祥

赐予万物复苏生长的希望……

啊、拉萨、拉萨

、拉萨、拉萨”

 

虽然只有两天的参访,但一眼千年,步步众生的感觉,让我如沐春风,脑雾散尽。好像已经理解了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句经典:世间事,除了生死,那一桩不是闲事。

本来,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那个中、印、尼、不丹四国交界的小城,亚东。但在路上我们决定,放弃所谓的攻略和计划,来个随遇而安、随缘而访。

看到路上的交通指示牌,有一个是指向尼木镇的。

老李说,这个地方生产的藏香,世界有名。他去年和另外的朋友去买过香。除了用于寺庙供奉外,这里的香还有安神的、醒脑的、预防感冒的、治疗失眠的,是用藏药和其他材料制成的。

——那就去吧。

汽车拐上G318国道,沿雅鲁藏布江,直驱一百二十多公里,十点多钟,就到镇里尼木村了。

尼木藏香是西藏特产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在制作过程中,不伤害生物和独特的原料配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e49bbe0fa3cca188ff68d9a931906a5.jpg

藏香制作


藏香制作,已有1300年的历史。村中穿过的吞曲河边,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研磨香料的水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生产藏香。

七世纪,松赞干布曾派出十六名青年才俊到印度学习佛法。只有一个叫吞弥·桑布扎的学成归来。他回藏创立了藏文后,又把在印度所学的熏香技术,结合西藏的古法进行改进,发明了西藏第一圣香——尼木藏香。

微信图片_20250220065905.jpg

凉香



老李带我们走进去年买香的门店,一种淡淡的香气,让人很舒坦。店里站着一个高高个子的藏族汉子,他就是老板——加错。

加错用流利的汉语给我们介绍货架上的各种香型。每介绍一种,就点燃一支让我们嗅闻。并带我们去门店后的作坊看他们的工艺流程。最后,他带我们穿过一个种满鲜花、葡萄和苹果树的小院,上到二楼的客厅。

在他家客厅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心生敬佩。

加错,竟然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尼木镇工商联副主席!满墙的证书,有各类会议代表证、捐资助学荣誉证、扶贫助困表彰证等等。

加错他非常小心、非常珍视、非常骄傲地拿出全国2015年颁发的劳模证书,让我们一起和他分享他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微信图片_20250220065916.jpg



我们买了一些他家生产的藏香,留作纪念。他送给我们每人一个香包和一小盒寸香。他夫人还让我们每人在他家苹果树上摘下一个苹果,寓意我们的旅途一路平安。

在与我们告别之际,加错夫妇又忙着接待一批印度客人。

看着他们夫妇忙碌的身影,我们问老李,去年加错也是这样接待你们的吗?

去年没碰见他,是他夫人接待的。老李说。

今天我们碰见加错,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们一致认为,因果关系已经决定,加错的成功,是一种必然。

从尼木镇回到G349国道,我们还是准备去亚东。

路上却顺路拐进了山南市的羊卓雍错。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天鹅之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微信图片_20250220065924.jpg

卡若拉冰川



当车子驶过岗巴拉山口一刹那的所见,令我惊奇且怀疑,是不是看到人间真实——那一弯湖水,在群山、白云和远处的冰川、雪山的拱卫下,蓝得一尘不染,蓝得收集了世间所有的蓝。西藏的大山大川中,珍藏着这么一弯蓝,惊艳世间!真的无法形容!

游客中,有个七十三岁的“小伙子”,背着吉它,登上吉普车的顶部,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对着口型高歌韩磊的“向天再借五百年”。引得我也拿出口琴,想吹奏一首藏族歌曲。

无奈,5000的海拔,走几步都气急,口琴的簧片也高反变音。虽然吹得不成样子,但我很高兴: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高原,我也“牛”了一回!

疯完了,继续向亚东方向驶去。

路上又不期而遇了卡若拉冰川。

这里是很多电影的拍摄、取景地,比如“红河谷”。

主峰7000多海拔,取景地5000多,还是游人如织。一些人抱着氧气罐,拿着手机、相机,忙着打卡留念,又忙着吸氧,着实爱生命,更爱美景。

我不太喜欢人多人挤的场合。站在路边,欣赏着雪山、冰川,同时感受着人群追求美景的热情里升腾着的烟火气。

夕阳残照了,再去亚东就要需走四个小时的夜路了。

公路的正前方,有一座古堡。一查地图,我们到江孜县了。

今夜且宿江孜。亚东,亚东,明天再说吧。

 

写于2024919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