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行: 陪伴金融文学起飞的人

人物名片:袁先行,原《金潮》杂志编辑、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现居湖北黄州。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文学改变命运,被所在县委由农民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任县文化馆创作员。发表中短篇小说30余篇,人物传记7部,其中2篇中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选载,一组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新浪版》刊载或丛书选载。小说在鲁迅文学院“1994年中国短篇小说” 综述中被列为全国最有代表性的10 篇短篇小说之一。

.jpg袁先行.jpg

 

我与袁先行老师相识,是2012年第一次参加中国金融作协理事会。后几年因袁老师负责落实金融作协出版金融文学丛书、编辑金融作家长篇作品集和《中国金融文学》杂志,有过多次交流。袁老师的谦虚、低调、服务会员不厌其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几年袁老师回老家修养,中断了接触。2017年深秋,有机会采访袁老师,作为热心服务金融文学发展的文艺志愿者之一,对袁老师的曾经付出深有感触。中国金融文学从无到有,时至今日繁荣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样历经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我想,我们确实应该更多采写和记载像袁老师一样为金融文学起跑助飞的人,通过钩沉历史记忆,传承金融文学人的奉献精神,开拓美好未来。

近日,笔者采访了袁先行老师。

 

 

祁海涛:袁老师,5年前与您相识时,包括后来几年接触,我所看到的都是您为金融文学和广大会员服务的身影,像筹备理事会议,编辑《中国金融文学》,联络会员等等,可以说关于协会的工作无所不做,当时我就想您一定是对文学有梦想、有情怀、有热情的人,那么您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呢?

袁先行:我和金融文学有着很深的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写的第一篇小说习作就是金融文学:大集体时,一位贫苦农民长年累月地靠借度日,东家借碗米,西家借盅盐,大到几角钱,小到几根火柴,无所不借,全村都被他借遍了,几年不得还。这些债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见人矮三分,抬不起头来。农村实行责任制后,情况稍有改善,他便不顾一切地还债。债还完后,他感到扬眉吐气,从此在村人面前挺直腰杆,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小说很短,不到三千字。那时候还没有金融文学这个概念,我还是个农民,只是有感而发。没想到小说很快在省里文学刊物上发表,并在我们县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一篇小说看出农村的变化,县委书记也觉得扬眉吐气,几次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提到这篇小说。

海涛:因为我是文学改变农民身份的人,所以冒昧问一句,您当初也是一位农民,不会也是因为文学进城参加工作吧?

先行还真的是和你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文艺复兴的年代。也许文学在那年代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人们都非常爱好,几乎每个机关单位,甚至农村每个生产队都订有文艺刊物,在省级文艺刊物发了一篇小说,县委书记都会看到,都非常重视,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事。我就是因那篇小说,被县里重视,后来作为“闲散科技人才”被录用为国家干部,在县文化馆当创作员和县刊编辑。

海涛梦想照进现实,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在我书柜里,还珍藏一本当年偶然得到的《金潮》杂志,虽然没有我作品,但工作几经辗转都没舍得弃掉。因为每次偶尔翻到它,我都怦然心动,在当时条件下,《金潮》无论版面设计、印刷质量,还是稿件质量,都堪称是一本精致的纯文学期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服务金融文学工作越来越深入,后来每次触摸它都愈发感觉那是一段见证金融文学发展的历史,弥足珍贵的历史!并好奇着它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当年您怎么有机会调到《金潮》这样一个堪称金融文学殿堂的地方去工作的呢?

先行:几年后,全国金融系统第一份金融文学刊物《金潮》在湖北黄州诞生了,刊物由中国农业银行主管、黄冈地区农业银行主办。试刊的时候,主编李老师给我写了封约稿信。我写了一篇小说寄去,很快便发出来了,并获得我们黄冈地区建国四十周年小说征文奖。因此,我有幸被调来当文学编辑。《金潮》是第一个明确“金融文学”的文学刊物,编辑部就设在宋代文豪苏东坡写《赤壁赋》的赤壁山下长江边。赤壁山沾了苏东坡的灵气,真是一块文学福地,刘醒龙等好几位名作家在未走出黄冈前,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他们的单位与我们编辑部上班的时候可以互相窜门。金融系统王祁、龚文宣、苏北等几位名作家都去过编辑部。登上编辑部旁的赤壁矶,望着浩浩荡荡的长江,便情不自禁颂起《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海涛:听了您的介绍,有一种找到金融文学源头的感觉,赤壁山下,长江边上,金融文学的发源地堪称地灵人杰。您能谈谈组织者当时是在什么背景之下会决策办这样一本金融文学期刊,并酝酿提出了“金融文学”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意义的行业文学概念?

先行:这个题目比较大,是一大篇文章呢。这里简单地说吧,当时的气候环境和黄州这块土地都适合文学的生长,最主要的是一个人。这位可敬的前辈和金融文学拓荒人就是当时黄冈农业银行行长、后来金潮杂志社长赵清宇先生。他是位南下干部,有着文学情结银行家。他搞银行,非常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东西。1980年代后期,他发现许多银行员工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和苦苦追求,同时又有些人忽视了精神文化的修养,通过与叶君健、秦兆阳几位黄冈籍的文学大师和他的朋友、黄冈地区宣传部丁永淮部长探讨,他下决心在黄冈农行办一个文学刊物,一块金融系统职工写作的园地,一个文化建设的窗口。

一个地区级农行,处级单位,在当时文学刊号正收得紧的时候,想办一个面对全国金融系统的文学刊物,谈何容易。通过赵清宇行长努力,不但得到了中国金融工委、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赞许得到中国农业银行领导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的大力支持,批了一个公开发行的国家正式刊号。由中国农业银行主管,黄冈地区农业银行主办。

海涛困难可想而知,金融文学人气魄大!赵清宇社长,又一位金融文学人应当记住的前辈。当时《金潮》把握了怎样的办刊方向?您在此工作期间经历了哪些历史性金融文学发展事件?

先行:我们办刊的方向很明确,就是金融文学,作为金融系统员工写作的园地和阅读的窗口,选稿主要是金融系统员工的作品和社会上作家写的金融文学作品。

在《金潮》编辑部当编辑的那段岁月,是充满激情的岁月,也是追梦的岁月,那段岁月至今令人难忘,令人留念。《金潮》的作者和读者遍布全国,金融系统许多文学爱好者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辛勤笔耕,激扬文字,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金融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那时金融文学还是拓荒阶段,为了发展创作队伍,培养金融文学作者,《金潮》和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了文学培训班,由武大中文系教授系统授课。共办了两期,每期一个月,学员来自全国各金融单位。现在许多金融文学作家是从那时的武大培训班出来的。其中不少朋友成了响誉国内外的名家大家。同时我们还每年开一次笔会,组织优秀作者,到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沿海的发达地区,到湖北大别山、江西井冈山、赣州、瑞金等红色革命老区去参观学习,请专家学者讲课。

jpg研讨会.jpg

海涛确是充满激情的岁月,难忘的岁月。您作为金融文学的拓荒者、追梦者,后来怎么把梦想追到了京城?

先行:为了金融文学的梦想,我从湖北老家单位内退后到了北京,参与了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金融文学刊物《金融作家》的创办和编辑工作,任编辑部主任。

2011年,中国金融工委开始筹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由金融作协筹委会主任、第一任主席王祁先生的推荐,我有幸参与了前期的筹建工作。中国金融作协成立后,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秘书长。我在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工作的几年真的是圆了我的金融文学之梦。我的工作主要是在金融作协主席团和理事会的领导下,协助主席做些日常的具体的工作。通联、材料档案、文学奖大赛、编辑金融作协会刊《中国金融文学》、编辑优秀小说、诗歌作品选集等等。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有几件事现在想来还有些意思。一件是2011年正筹建金融作协的同时,组织全国第一次金融文学大奖赛。参赛作品要经过评委会三次评审,选出优秀作品,然后将最优秀的作品提交中国作家协会专家审定。万事开头,千头万绪,我承担文学大奖赛稿件登记整理和最初选拔。面对几大纸箱来自全国金融系统参赛作家们的作品,我像一个农民获得大丰收似的满心地充满喜悦,特别是发现优秀作品,我激动得站起来来回走动。也许我当编辑的习惯,见了好作品就不由自己的高兴。我五更半夜地仔细阅读,认真地为每一篇作品写看稿单,哪怕是一首小诗,我也要认真对待,写出详细的评语出来。一个月时间初选下来,看稿单写了八九万字。一件是,2012年和2013年接连两年年终理事会,我协助负责会务。因金融工会财务出差,开会的生活费都是我主动用自己的钱垫付与宾馆结账,等金融工会负责财务的同志回了再去报账。用私人的钱垫付全国性会议的会务费,如果不是领导特别地信任,是很难做到的,我感到特别开心。还有一件事情,为了帮助解决朋友们出书的困难,我向领导建议,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金融作协出一部分经费,与出版社合作,由于占泳和阎雪君两位副主席分别担任主编,出两套金融文学丛书,为会员朋友出版个人专集。出丛书时,为了能为朋友们节约经费,编稿、排版、校对全部自己做。能为朋友们办点实事,心里特别舒服。

那几年,我一直是日以继夜地忙,通宵赶工作是常有的事。真是忙并快乐着。特别是中国金融工会和金融作家协会的几位领导,在他们领导下工作,越忙越有劲,越累越开心,哪怕是工作有一点点放松,就感到对不起领导的信任和关心,对不起我肩上的光荣责任,对不起全国的会员朋友。

海涛:哪怕对工作有一点放松,就感到对不起领导,对不起责任,对不起会员朋友,这三个对不起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要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为金融作家服务这么多年,您有着怎样的感悟?

先行:不论是在《金潮》工作期间,还是在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工作的几年,是我最快乐最开心的时候。如果不是年龄关系,我真的是舍不得离开我的工作,舍不得离开各位文友。这几年虽然我个人没有写作,但是我圆了我的金融文学梦想。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金融文学拓荒时的参与者,终于在我亲自的参与下,成立了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实现了我们一代金融文学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愿望。以前,金融系统的文学爱好者们的文学创作都是散兵游勇式的,许多人创作都被单位说成是不误正业,现在,在中国金融工会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自己的家,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海涛:是的,您的感悟我也深有感触,服务金融文学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也花费了很大精力。但像您说的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有机会为会员朋友服务很快乐。那么您这期间的创作情况是怎样的呢?

先行:我在《金潮》时,一边当编辑一边写作,我虽在银行工作,却是按作家的职称聘任,我们单位的领导对我非常支持,我却没能取得大的成绩,一直深感惭愧,发表近30余篇中短篇小说,写过六七部人物传记。中短篇小说有两篇被《小说月报》选载,一组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新浪版》刊载,几篇被丛书选载,其中一篇被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胡平先生在综述“1994年中国短篇小说”文中列举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十余篇短篇小说之一。

海涛:作为金融文学的历史见证人和拓荒者,您对金融文学发展有何富有前瞻性的建议和寄语呢?

先行:看到现在中国金融作协走入正轨,不断地发展,每年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除了高兴就是羡慕。

海涛:您的高兴和羡慕里,同样饱含着您的付出!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您退休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继续关注关心金融文学发展!

 

 jpg祈海涛像.jpg作者像.jpg

作者近照 

采访人简介:祁海涛,笔名白夜,中国金融作协理事,黑龙江省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金融作协主席。

-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