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钟:敬业有成 缘结八方

.jpg老区会议.jpg

胡晨钟同志近照

顺境面前,他添砖加瓦,推动工作再上台阶;

逆境来袭,他直面困难,直至弯道超越;

一事当前,不以事烦,只恐事之不圆。

这就是他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几十年来,他干一件事成一件事;负责一项工作,他都力争开创新局面;退休以后,仍然敬业有加,深受所在单位器重。

他就是《今日湖北》杂志社原常务总编胡晨钟,山河建设集团湖北区域公司现任的宣传主管。

曾经县报之“王”

湖北省红安县曾办有一份有全国统一刊号的《红安报》,该报的影响力和业绩曾做到全省县市报“前三甲”。当时社长就由红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晨钟兼任。

胡晨钟是如何将这份报纸打造成全省县市报之“王”的呢?

红安是一个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就办有县委机关报,名为《战斗报》。建国后率先在全国办起了公开发行的报纸,报头系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所题。当时宣传的典型有劳动模范方和明,他是红军团长回乡务农的典型;有为国家奉献公粮的徐大妈、全县干部种试验田等报道,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胡晨钟上任伊始,首先是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办报传统,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落实在行动上。具体做法就是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围绕群众关注的话题开展宣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办县报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报纸服好务。县委、县政府为了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决心将红安打造成油料大县,发动全县群众种花生。红安有10万农户,仅靠行政干部和少量科技人员,难以将花生科技种植技术普及到户。为此,胡晨钟主动向县委请缨,愿意用报纸担负起宣传普及先进花生种植技术的重任,他向领导递交普及花生技术的宣传方案,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的赞同,于是,县委、县政府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报社。胡晨钟组织力量采写油料专家,专门辟出一期特刊,印刷10万份,每户一份。该份报纸后来直接送达到农户手中,受到了广大农户的称赞,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在他的策划下,一期县报发行达10万份,创中部地区县报单期发行之最,受到省新闻部门的好评,红安报社被评为《优秀服务部门》。

jpg红安报十万.jpg

红安是有名的将军县,当时在北京和在全国各地有许多老将军、老首长,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如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秦基伟等,为了让他们及时了解家乡的信息,看到家乡的变化,按照县委的安排,胡晨钟安排专人负责将每期报纸寄给他们,并定期检查,每年寄送慰问信和征求意见函,听取老首长、老将军对家乡的意见和建议,使这一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将军们反馈说,家乡的报纸办得好,虽然是小报,但信息量大,可读性强,趣味性浓。拿起这张报纸,乡情、乡土、乡音就在我们眼前展现,我们就好像回到了故乡……

红安是一个老区和山区县,在养活这张报纸上胡晨钟费了不少心思。当时,全省各县的做法是:凡属吃财政饭的人人手一份,用订数来支撑报纸运转。红安报在抓干部订阅的同时,胡晨钟注重内容为王,改革办报风格,讲求报道的真实性和吸引力,增加人员力量办好贴近生活的《周末版》,同时抓好发行和广告。客户投广告,主要是看报纸的发行量,而报纸的发行量,主要在于报纸办的好不好。为此,胡晨钟注重抓好节日及重大活动的策划。如进入2000年时,报社围绕新千年策划了新年展望,全县各部门新年主要工作,还写了一些普通人的创富故事,做了16个版。连当时的县委书记也带领县领导们上街推销这份报纸,不仅扩大了报纸的影响,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历经6年的励精图治,红安县报社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业绩居于全省县(市)报前列。报社已备好资金,准备盖新的报社大楼。然而因政策因素,2004年全省裁撤了所有的县(市)报。报纸虽然停刊了,但《红安报》那份鲜活的记忆、那份成绩单却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恼海里。

力推改革新政

《今日湖北》杂志是一家省级刊物。该刊物起初由一家民营企业经营,后来由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收回。当时,该刊物经营形势不够景气,连正常编辑业务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2006年,胡晨钟同志被聘为该杂志社社长助理,不久升任副主编。

扶持社区失足人员会议-068.jpg=.jpg

在今日湖北杂志社举行的有关会议上与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留影

该刊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胡晨钟同志上任以后,经过调查,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缺少原创,刊物所登载的稿件大都下载于网络;没有发行量,每年仅靠邮局订阅,只有区区几百份;通讯员队伍若晨星。

这些棘手问题如果不解决,杂志将寸步难行。胡晨钟与社长商量,更改办刊思路,力推改革新政。先将杂志进行改版,并带头原创。过去杂志没有卷首语,他把这个任务承接下来,除了少数约稿外,大部分卷首语都出自他的手笔。他规定采编人员每期至少要有3篇原创稿件,选稿要求需反映湖北地区发生的新鲜事、热点事、趣事。另外还采纳通讯员的稿件,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原创作品大幅提升,每期原创作品达到了95%以上,所反映的都是荆楚大地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读者评价说,改版后的杂志与原来的杂志相比,内容质量空前提升,有了看点,希望继续发扬光大。

发行工作是杂志的重要基础工作,没有发行,就没有影响力。他原来任过红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和报社社长,结交面广,认识人多。他充分利用手中这些资源,推动发行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杂志社全体同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二年就突破发行计划,全年订数达到5000份以上。后来,全省各地、市、州渐渐建起了通联站,年年订数突破万余份。

通讯员队伍在他任职期间,也逐渐壮大。在这方面,他根据社长安排,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认真考察入列人员,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要,逐步组建起了一支素质较高的通联站。2012年年底,他调离杂志社时,通讯员队伍已扩展到市县一级。

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创收成为一个单位最大的难题。如果没有收入,采编队伍不能稳定,杂志运转将难以进行。面对市场变化,胡晨钟同志处变不惊,而是积极想办法予以面对。在领导的支持下,他几赴北京,与一家大的公司几次商谈后,终于达成联合办刊协议,推动杂志再上一个台阶。另外,他在省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在社长的支持下,积极争取省扶贫办、省农办、省政法系统等单位和省老领导邓道坤等的支持,使杂志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敬业不减当年

2012年底,受湖北日报社主办的《武汉旅游》杂志社之请,他前往那里担任副主编,在这里他主要负责杂志的业务工作,他先后参与策划“寻花之旅”“文化之旅”“寻味江城”“老字号的故事”“大江大湖看武汉”等专题,受到旅游部门的好评,同时他做好组稿和内务工作,始终做到分工不分家,一心为杂志发展打拼。在完成组稿任务的同时,积极为杂志的发展拓展门路,先后联系数十家有影响的武汉市局级单位,与杂志社联办专栏或专题,为《武汉旅游》杂志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因年龄原因,他从省级媒体退休后,受湖北老区促进会之邀,前往省老促会担任老区部副部长,刚到任就接手具体负责《湖北革命老区故事选》十六卷本编校工作。他经常查阅红色史料,认真校编,他是省作协会员,他将文学与史学紧密结合,改写了一批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史料性的稿件,在全国老促会大会上,《湖北革命老区故事选》普获好评。

来到山河集团湖北分公司后,领导考虑到他年岁已大,允许他不必和年轻人一样上班和工作,只需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就行。他把领导的关照看成是对自己工作的鞭策,相反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每天提前上班,照常和年轻人一样工作。他来到山河集团后,工作相比省扶贫基金会稍微忙了一些,有时还要晚上加班。朋友说他,放着好好的轻闲工作不干,非要跑到那儿去受罪?他说,山河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湖北省民营建筑企业的领头,好多人想进去还进不去呢!我能为那儿做事,应该说是一份荣誉。因此,这份工作我要加倍珍惜,珍惜的唯一办法,就是把领导交办的事办好。他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干好新单位的工作。正因为心态端正,所以,无论他起草的总结报告,还是撰写的新闻报道,因为吃透了精神,领会了上级意图,所以,撰写的报告和新闻,都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201712月间,《楚天都市报》、中国中部网、《黄冈日报》等媒体相继推出了山河集团的“山河工匠”多人,其中有多篇稿件出自胡晨钟的手笔。这是他退休以后受聘到山河集团湖北分公司再次履职尽责的一次亮相。

jpg报纸稿件.jpg

 

jpg奖状.jpg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胡晨钟还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拿来用于完成“业余爱好”。他的爱好,就是绘画和写作。这些年来,他先后创作出了长篇小说《江城故事》,完成了多篇短篇小说的写作;绘画也大有成就,现在创作的花鸟画达到了一种境界,被好多人收藏。胡晨钟说,不求成名,大家喜欢就行。大家看得起我的画,说明自己的艺术得到了别人认可,值了!

.jpg绘画作品.jpg

而今,胡晨钟同志依然对工作一往情深,他说,有事可做,有领导认为你能做事,这就说明你是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况且,能为中国500企业服务,难道不是自己的一份荣光吗?在付出的路上,有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风景,也为自己的人生晚景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