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埠古镇,遐迩闻名,烟景秀美,桑麻敷棻。花木郁秀以氤氲,河湖漾波而通灵。古今军事重地,三县交通要津。因水而埠,商埠繁华鼎盛;因文而兴,文脉传承绵亘。于是史迹昭彰而璘璘,佛光普照而臻臻。
报恩禅寺,处仓溪腹地,武湖之滨。法源武昌通禅,缘始大师璜定。传佛心诚,兴寺志笃。不辞千里,主持净业。劝善万众,化缘积仁。善男信女,施舍捐赠;仓埠百姓,倍显信诚。
购置平房三间,自修弘法利生。开侁亲题寺名,以示知本报恩。集四众为一堂,虔修福慧;
合三室为一体,规制丛林。兴寺倡修养,众行成就;弘法凭理念,唯识本真。于是高僧大德,云集而悟道;黎庶信众,修心亦修行。
聿广厥德,慈悲度人。高僧辈出,教化日新。昔者,璜定诵经于山门,阐释不二佛法;本焕普法于天下,普渡一应众生。大师本乐,博艺多才,佛学专深。传经弘法,蕴微妙之禅机;禅寺晨钟暮鼓,引广舒之祥云。开卷均妙门,以度迷惘之子;入耳皆慈音,以清贪嗔之心。故而香客沓来,参禅报恩。
惜自民末,战火纷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报恩禅寺,日渐萧条。寺院荒芜,殿坍宇倾。百年名寺,毁于一旦,远近百姓,叹息莫名!
欣逢盛世,古刹重生。本乐法师,秉持初心。振兴净业,必先重修寺院;利生弘法,当振禅堂梵音。于是钵盂在手,缘化天下;佛祖存心,天佑虔诚。政府大力支持,民庶解囊捐赠。善款千万,只求山门式廓;僧众若干,但愿佛法风行。万佛阁,藏经楼,庄严肃穆;念佛 堂,海会堂,典雅专精。斋堂、僧寮,朴实素静;彩绘、壁画,栩栩如生。更有大雄宝殿、弥勒殿,屋宇轩昂,极目丹楹拔地;金光闪亮,抬头宝相含情;香烟缭绕,万众恒河普渡;钟鼓悠扬,千秋般若常明。殿脊附兽,碧瓦鎏金,寺门衔日,檐角飞云。
周边环境整饬,宽敞整洁;寺庙文化打造,拓展提升。植树育林,开池蓄水;硬化道路,铭刻碑铭。每处不无掌故,每景尽有说明。
有鉴道观建寺,名曰“报恩”,遂改名“报祖”,以证报恩寺祖脉;寺称报祖,不忘报恩寺本根;
古寺涅槃重光,十年大功告成;一了万民夙愿,平添旅游新景。
今有印虚禅师,升座住持,至诚至善,勤勉发奋。尊师尊祖,爱国爱民。兴寺倡修养,众行成就;弘法凭理念,唯识本真。
看今朝禅门南开,赏武湖映月;寺院北座,品花香水韵。珠璧交映,不殊天上瑶阙;金碧相晖,恍若世外仙境。钟敲晨曦,荡数里田畴;渔舟唱晚,醉一湖波金。月挂树梢,流光粲矣;风吹铃语,天籁寂然。惊闻鸟鸣,忘尘世之喧嚣;静聆禅音,洗凡心之浊尘。龙翔四季,无处不在;景擅三春,有口交称。
走进寺院,心飞三千世界;膜拜佛祖,人入四大空门。瑞气凝堂,静里乾坤成幻;佛光绕座,眼前色相潜形。万善同归,深悟菩提妙谛;一尘不染,自当眼界空明。世事纷纭都一笑,天心广大莫多争。凡尘打拼,伤痛何处抚慰?圣殿参禅,得失尽可消停。环顾四周,山水饱含真意;放松身心,晨昏愿结鸥盟。求仁得仁,求静得静;思化便化,思成便成。正是:
宝地清幽沐甘霖,报祖禅寺气象新。
丽日和风嚣尘散,朗月清空瑞气凝。
青瓦红墙傍古镇,晨钟暮鼓祝升平。
轻车络绎香烟旺,拜佛观光慰众生。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卢发生,武汉市作协会员、书协会员,工艺美术师,资深记者、民俗文化学者。曾任高检影视中心《法治中国》栏目运营总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策划主任、中国电影基金会儿童影视专项基金企划主管。先后给中央电视台、湖北、武汉电视台撰写剧本、专题片脚本多部,皆已播映。在《人民日报》《檢察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长江丛刊》《大武汉》《武汉作家》《武汉文学》《武汉宣传》《湖北诗词》《文旅湖北》《楚菜论丛》发表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近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