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香
小麦收割机,是五月的花轿
停泊在我家门前
整个麦田都是麦香
金黄成熟得可爱
她们都是我待嫁的女儿
阳光在麦田里
叮咚叮咚作响
我站在麦田
听麦镰声声
亲爱的女儿
你正在临嫁梳妆
父亲在收麦场上
一捆一捆码垛
那是金黄的嫁妆
码到天上去
他说好日子向来都在高处
◎渔 父
渔父养鱼,懂每一条鱼心事
池水要深,每年挖一次池泥
要有氧,每一口池要有供氧设备
要有鱼食:鲜草、鱼粉
更要养两只白鹅,每天天亮时叫醒鱼儿
然后,在一张渔网上编织日月星辰
鱼群是快乐行者,渔父也非闲辈之人
每天早起,陪鱼儿散步
有时,还跟鱼儿私语
看一条死鱼,几天不语
喂食网箱鱼苗,冻红的手也不喊冷
暴雨中,雨丝拽不回洪水
但用尽心力
拽回一条又一条逃走的鱼儿
偶尔风平浪静,鱼儿寻食
渔父则走向住地,张开一张闲网
去捕捞快乐——麻将中的鱼儿
◎拾荒者
身体弯成一个逗号
头低垂进去,拾出一个空瓶
空瓶与垂下的手臂
在城市的画纸上
成一个感叹号
他每天把
生活遗弃的部分拾出来
一天下来,直到
拾了一枚金黄的夕阳之后
一一装进他编织的生活袋里
这个喧嚣的城市就安静了下来
◎扛树上山的老人
他肩扛大树
站立的姿势
撑开天和地,头顶和身边露出一片空白
风填充
云填充
鸟鸣填充
哪怕黄昏,夕阳填充
空白还是空白
他使出浑身劲儿
加大喘息,让喘息去填
也没填充好
只有走几步
用他身躯,肩上树木
填充一点点
而之前他和树填充过的
又依然成了空白
◎父辈吟
我的父辈
是稻子、麦子、绿豆、芝麻和红苕
庄稼的一根须、一片叶、一枝蔓
是他身上的骨和肉
他深爱阳光、空气、温度、溪水、土壤和肥力
他是一粒种子
年年生长在四季轮回中
他在庄稼间穿行
像一根针,缝补一年中的小小贫穷
他像田野上空的飞鸟
每年衔回一段春天
年年秋后,在晒场上晾晒
颗粒,那是他生命的黄金
老了时,他是脱粒后码在场子上的草垛子
闲在那里
枯黑——蔫塌——霉烂
有一天,他融入土地
成为稻子、麦子、绿豆、芝麻和红苕
◎牛拉父亲走
摄影/赵霜洗
牛拉着父亲向前走
田埂随之向前走
田里的电线杆在转身
身边的秋风,跟着走
远处的村庄,不得不向前走
天上的太阳,走累了
大口喘气,喷了一地金黄
等牛走到地头
父亲的一生也走到了头
◎中国的乒乓
巴黎奥运会上
乒乓声,震响于世界的眼睛里
那只乒乓球还在乒乓,突然
孙颖莎一个正手拉球,把观众席上的掌声
拉了出来,也拉出来一面面摇动的五星红旗
还有呐喊。场上的空气拉开了一个口子
流动的水,闪耀出一浪一浪金波
我目睹了这一刻
中国的乒乓
持续划过世界的天空
喷射出灿烂的星光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腊波,诗歌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安徽文学》《江河文学》《湖北日报》等报刊,入选《2022中国年度诗选》《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等选本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春天送你一首诗”栏目。著有诗集《笛声》、《一地阳光》,另有散文集、方志论文集面世。现居武汉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