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物眼底来
四月十七日的晨光,像被清水洗过的琉璃,澄澈得能映照出云朵的褶皱。微风裹着油菜花与新泥的甜香,轻吻过脸颊时,我正应廖长德兄弟之邀,逃离城市的钢筋森林。以风为信笺,以花为邮戳,怀揣着雀跃的期待,奔赴一场与自然的春日密约,去寻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诗意,也去打捞被喧嚣淹没的本真自我。
从汉口搭乘5路电车,车轮碾过城市的街巷,晃悠悠地抵达“换马点”——汉阳十里铺。斑驳的石板路下,沉睡着往昔的马蹄声与驿卒的匆匆背影。这里曾是汉阳府通往京城的咽喉驿站,传递公文的快马在此喘息,往来官员在此暂歇,千百年的风霜,将无数故事酿成了土地深处的墨香。如今驿站的飞檐已隐入历史的尘埃,可那份岁月沉淀的厚重感,仍像老酒般在时光里发酵,醇厚得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
8时30分,换乘旅游大巴的瞬间,仿佛握住了春天的方向盘。孟浩然笔下“春眠不觉晓”的清脆鸟鸣、贺知章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柔柳,在车窗外化作流动的光影。与未来生物武汉汉阳体验中心的伙伴们同行,车厢里飘着细碎的笑语,像是把春天的热闹提前装进了行囊。
目的地江夏梁子湖畔的未来家园现代农业园,在车轮的丈量下渐渐清晰。望着窗外倒退的风景,梁子湖的传说如涟漪般在心底漾开。远古的高唐县曾是人间乐土,青石板路蜿蜒出市井繁华,商铺的吆喝与孩童的嬉笑织就祥和的锦缎。直到贪婪的县令何海仁打破安宁,横征暴敛的恶行让城池笼罩阴霾。上苍震怒时,狂风撕碎夜幕,闪电劈开云层,而那位衣衫褴褛的云游道人,用沙哑的预言为百姓点亮生路。樊氏母子挨家挨户奔走的身影,樊勇背着母亲在洪水中跋涉的脚步,还有那片承载生命的神奇荷叶,最终化作梁子湖动人的注脚。“梁”与“娘”的谐音里,藏着百姓最朴素的感恩,也让这片湖水多了份母性的温柔。
上午11时18分,未来家园的大门如展开的双翼,将我们拥入怀中。小朋友们清脆的惊叹声里,200米宽的大门似雄鹰振翅,又像自然敞开的怀抱。黄金螺旋广场上,石板路循着星河轨迹铺陈,音乐喷泉腾空而起,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恍若将财气与希望一同抛向苍穹。快门按下的瞬间,“全家福”定格了此刻的温暖,也将我们与春天的缘分,悄然写进了相纸。
漫步园区,宛如踏入了自然与匠心共绘的画卷。道路两旁,桃李竞放,暗香浮动;丘陵间,菱形房屋错落有致,恰似大地缀满的吉祥符号。菱形在传统里是文人案头的雅物,此刻化作建筑的灵魂,既承载着丰收的期盼,又诉说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那些墙壁上垂落的绿植、屋顶摇曳的花草,让每栋建筑都成了从泥土里生长出的诗篇,呼吸着自然的韵律。
立体水培蔬菜种植馆堪称现代科技与田园梦想的奇妙碰撞。15层水培管道直插云霄,生菜舒展着翡翠般的叶片,油麦菜在管道间轻舞,孔雀蓝蔬菜泛着梦幻的光泽。“无土栽培”的奇迹,让蔬菜在半空筑起绿色长城,科技的温度与自然的生机在此完美交融。
园区里,处处是春日的生动画卷。林荫道上,树影与脚步缠绵;梁子湖畔,钓竿的弧线划破平静,偶尔跃起的鱼儿溅起银亮的水花;沙滩上,孩童的笑声与贝壳的清脆声响交织;草坪帐篷下,有人慵懒地翻看着手机短剧,阳光透过纱帐,在书页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迷你高尔夫球场里,小球滚动的轨迹,勾勒出欢乐的弧线。而那些隐匿在林间的小木屋,像童话里的秘境,收留着疲惫的身心,让时光在此刻慢成一首悠扬的小调。
暮春的油菜花,多数已褪去张扬,谦卑地垂下结荚的枝干,唯有零星几株仍坚守着最后的灿烂,宛如金色的火焰在风中跃动。新草迫不及待地钻出泥土,嫩绿的芽尖像星星般缀满大地,带着晨露的水珠在阳光下流转,轻轻一碰,便顺着指尖滑落,渗进泥土深处。
未来家园的文化殿堂里,民俗文化艺术馆宛如时光宝盒。以二十四节气为轴,农耕器具、祭祀图腾、民间手工艺品依次铺展,每一件展品都裹着岁月的包浆,诉说着荆楚大地的烟火传奇。食医健康文化馆则是座神秘的健康宝库,九大仙草在玻璃展柜里舒展身姿,从生长过程到药用价值,每一处细节都在诠释传统食医文化的深邃智慧。
而辽宁未来生物是从玉米坯牙中提取SOD复合酶的奇迹,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新篇。那些荣获专利的设备、被写入教材的工艺,恰似春日破土的新芽,为植物抗氧化研究开辟出崭新天地。当生物科技与春日的蓬勃生机相遇,迸发出的是对生命与健康的永恒追求。
梁子湖畔,未来生物的受益人们漫步而行。湖水澄澈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小鱼穿梭在水草间,吐出的泡泡像散落的珍珠。岸边垂柳依依,枝条拂过水面,荡起圈圈涟漪,也撩拨着心底最柔软的弦。路边的月季花肆意绽放,芍药花亭亭玉立,与绿树、坡道相映成趣,俨然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我躺在如茵的草地上,任阳光将全身镀上金边。头顶的天空蓝得纯粹,云朵像刚从棉花糖机里飘出的甜梦,慢悠悠地游弋。鸟儿的欢歌此起彼伏,有的在枝头引吭高歌,有的扑棱着翅膀追逐嬉戏,仿佛整个春天都成了它们的舞台。
此刻,万物都在春风里舒展筋骨,未来生物亦如破土的春笋,向着更辽阔的天地生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总被焦虑与疲惫追赶,而这场春日之行,让我懂得:只要心怀热爱,永葆对生命的好奇,即便身处喧嚣,也能在心底种出一片四季如春的桃花源。未来生物传递的,不仅是健康与科技,更是一种拥抱自然、守护初心的生活哲学,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始终能以年轻的姿态,奔赴每一场生命的盛宴。
作者简介:廖生斌,男,湖北省武汉市人,1980年11月入伍,团政委任上退出现役。1999年转业至武汉海事法院,现已退休。喜欢写作,习惯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