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尘埃上下(之八)

如美镇是滇藏线(G214)与川藏线(G318)的交汇点。

昨天我们从云南的飞来寺经G214高速公路,进至西藏昌都的芒康。这就正式进入西藏了。

微信图片_20241130185921.jpg



如美镇,是许多自驾进藏的旅游者休息调整的第一站。这里海拔2600米,适于过渡性适应西藏的高海拔。

许是由于我们从云南香格里拉高海拔地区过来的,到了如美镇就觉得像回到平原地区,未有不适的身体反应。

早晨八点,我们沿G318向昌都的八宿出发。全程虽然只有290公里,但我们走了整整十个小时。下午六点才抵达。为何?

第一个原因,是翻越几个高海拔垭口(有的超过5000米)时,多休息了一会;第二个原因,是大家经常调侃的“318永远在修路”。由于这是一条连接川藏的大动脉。物流运输、自驾车辆,使其不堪重负,路损是经常有的,大家也理解。今天没有堵车,几个修路点,车行要慢一点;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大家常说的,西藏的风景在路上。

微信图片_20241130185928.jpg



在路上,我们惊叹高原山川的苍茫与壮美,感受着穿越万古洪荒而来的秘境雄风。我们停车坐爱风景美,走走停停,摄影、摄像忙不停。特别是经过怒江七十二拐时,我们已经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这段路,从川藏公路南线邦达镇至八宿县城,虽然只有十六公里,但其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的八宿县,一路攀升到最高点海拔4651米的业拉山口,再盘旋下降至海拔4100的邦达镇,一路的盘旋、曲折、起伏、险峻……令天下人震惊,足以想见当筑路之艰难壮举,这是那一代筑路人的奉献与牺牲。道路形状,堪称人间神迹。这是我们的上一代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通的川藏线,这是最艰难的一段。也是一段最沉重雄浑、最高亢入云的凝固曲谱。

站在业拉山口,看着如蛟龙傲盘的七十二拐,我们对上一代人的如此壮美业绩,满怀崇敬。他们战天斗地,以愚公移山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用征服自然的这条路,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驾友们有一个口号:此生必走318。无不是被此路所昭示的精神感召,喷而出的肺腑之言。

到八宿入住,晚餐时我们三人又讨论了一个问题。如何能用词汇完整的描述出西藏的蓝天?因为我们进八宿时,看到了一句八宿的形象标题语:蓝色八宿。

八宿的天空,确实蓝得沁人心脾。不仅是八宿 ,很多人还讨论过,西藏的蓝天该怎样描述才准确。

我觉得,西藏的蓝天,包括白云、苍山、雪峰、冰川、河流,以及其顽强的植物,是不需要我们人类没有意义地用语言去聒噪的。万古以来,它什么没见过?还屑于你的那点小聪明?

微信图片_20241130185935.jpg



由此,我想到了“金刚经”里的教诲: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连如来都无有定法可说,说了也不可取。我们在西藏,需要恭谨,针对某事执意要想说清楚,似乎还真有点大胆。

进抵西藏的这一路上,所见皆白云蓝天、高远辽阔、壮美雄奇,让我沉浸也让我长时间缄默。默想:置身于今天的人们,应少些怨艾,多些当年像建设七十二拐那样心劲,既顺应自然规律,又尊崇实干,才能更好地改善你我生存的环境。

 

写于2024.9.9

 

 

作者简介:清风徐来(本名徐斌),曾任武汉市市直某单位主要负责人,现为武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参事室)咨询委员。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