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景推介· 崂山柳台云居

——镶嵌在青岛崂山南九水的明珠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850.jpg    

       

崂山,中国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第一高山,主峰“巨峰”亦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享誉海内外的“海上名山第一”。这里钟灵毓秀、水清林茂、瀑急潭深、虫鸟啼、奇峰怪石、花果野趣随处可见。这里有东夷人燃烧的篝火、炼丹炉点化的道士、灵光普照的佛寺、仙贤吟咏的云居,民间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说。


柳台云居,座落于崂山南麓南九水风景区的最高点——柳树台。柳树台原为即墨县柳树台乡柳树台村,现在是崂山沙子口街道竹窝行政村的五个自然村之一。竹窝行政村地处崂山区大山深处,有“森林村居”之称。清朝乾隆年间,段姓从段家埠迁入此地定居,开垦荒地,当时村后山上有一个野猪窝,故得村名“猪窝村”。19世纪30年代,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途经这里,探听得知该村名叫猪窝,觉得不雅,他见山上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于是将猪窝改名为“竹窝”。竹窝村南上是悬崖峭壁,公路修在峭岩的山腰间,蜿蜒曲折,俗称“十八盘”。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859.jpg


柳树台,因很早以前在村东端的平地上,有个用于村民日常生活碾压粮食用的石碾,石碾旁边有多棵大柳树,其中一棵粗如碾台,故得村名“柳树台”。村内最早由来自石老人的孙姓、九水刘姓和北宅五龙涧王姓共同在此看护山林,后逐渐扩展形成自然村。这里地势高旷,海拔500余米,东西两山夹立,中豁一囗,从此东上12公里可达崂山巨峰;北去2公里可至北九水疗养院。昔日,凡游北九水景区者,多从南九水入山,经柳树台前往。著名作家郁达夫曾从柳树台游崂山,留诗赞曰:“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19世纪末,德国亨利亲王到访柳树台,被这里优美的景色、宜人的气侯和清冽的山泉陶醉。随后派德国专家来此进行综合勘察后,决定在此修建疗养院,1904年疗养院建成,取名——麦克伦堡。麦克伦堡疗养院不仅作为欧洲人水土不服的休养之地,也是德国殖民地的总督、政府官员和德军官兵疗养、休假、避暑、观光、美食等多功能的场所。据史料记载,德国人修建麦克伦堡疗养院的同时,另建了16条崂山游览步行山间石阶路,麦克伦堡疗养院也一度成为侵略者和达官贵人游山玩水的栖息处。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908.jpg


为方便进出柳树台,德国人于1905年修通了山东省第一条通汽车的公路,也是一条中国最早的公路——台柳路(取台东,柳树台第一个字命名)。台柳路全长30.3公里,铺筑4米宽的碎石路面,后拓宽成7米宽的车道,共建有大小桥涵217座。台柳路建成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直是市区通往崂山的主要干道,也是进出青岛的大动脉。随着308国道和重庆路的修建,这条百年老路逐渐淡出。

1914年9月8日,日军在崂山仰囗湾登陆,德军溃败时焚毁了疗养院和多处别墅,并破坏了附近的道路和桥涵。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继续开发崂山旅游,一批崂山建筑被修复,当时青岛市参议员栾心甫出资重修麦克伦堡疗养院,并改造成崂山大饭店,经营各种精美的风味西餐,其中以一磅重的精粉面包和海味拼盘著称。1942年,疗养院再度遭到劫难,被疯狂的日军焚毁,彻底变成一堆破瓦砾。现在还残留有当时的部分地基基础。

柳树台景色俊美、视野开阔、路通四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兵家争夺的重点。从1898年开始,战乱纷争不断,先后有德国军队、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军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驻军设防。

柳树台村虽小,却是青岛建制以来崂山地区第一个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德日占领时期,在此建有山林管理机构,中国收回主权后,青岛市农林事务所崂山分所就设在此。1912年,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到访过此地。1931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驻青岛市内)在柳树台的崂山大饭店,召开省党代会(扩大)会议。1936年,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主持在柳树台南囗修建一青石碑,碑名:嘉慧群黎。1937年8月,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为强化对崂山人民的统治,在此筑碉堡、设据点、构筑防御工事,在两面山坡中段修建两米宽的道路,用于日本兵骑马巡逻,并在此设立了公安分驻所。

为反抗日本侵略者,附近村民群情激愤,在有志青年高芳先组织下,成立了崂山抗日游击队,在崂山熟悉的山林里,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柳台云居主人孙德强的父亲孙昇刚(化名孙玉庭),就是崂山游击队队员。他们在高芳先的带领下,先后在柳树台、大崂、登赢等地进行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游击队迁到现在的莱阳,团旺,董格庄南山住防。


孙德强,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自幼深受父辈影响,吃苦耐劳,不忘革命本色,10岁开始进崂山深处采药以换钱补贴家用,帮助父辈维持生计。11岁读小学,18岁初中毕业后进入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并担任村林业队队长。1981年,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自主创业,开山采石运往山下用于市区工程建没,靠勤奋和辛劳改变了家庭的贫困面貌。富起来的孙德强不忘父老乡亲、传承家风祖训、牢记初心使命,1988年他成立了青岛宏顺达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共同发家致富。他对家乡充满深厚的情感和依恋。他挚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对柳树台历史的挖掘、重塑,对柳台云居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的锻造、提升,可谓殚精竭虑、苦心倾情。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918.jpg


走进柳台云居,梯形的格局错落有致、层层精妙。大理石墙壁上映照着柳树台的历史印记,镌刻着《十二生肖》、《二十四孝》、《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十善业道经》、《老子感应篇》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起到了装饰和观赏的效果,也彰显了柳台云居融中国传统文化于自然景观的经营理念和人文特色。

柳台云居主人孙德强是革命者的后代。播撒红色的种子、传承红色基因是他的情之所系和使命担当。他倾其心智、倾其所能,在曾点燃过反殖民地、反法西斯斗争风火的柳树台,树起红色文化的旗帜,建造了一个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让柳台云居红色引领、接续奋发、永不忘本。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927.jpg


一座气势恢宏的崂山花岗岩毛泽东主席的雕像,屹立在园区的中央。旁边,一面用花岗岩雕琢的鲜红的党旗,庄严神圣。一条介绍中国革命光辉历程和毛泽东主席丰功伟绩的绿色长廊,深情苍翠。几十首毛主席诗词和“为人民服务”、“永远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石刻、石雕有序陈列于园区醒目的位置。红色园区的建设,不仅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也为崂山、为柳树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处闪亮的红色印迹。

柳台云居是理想的心灵栖息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在这里交相呼应、迸发激情、引领时尚。

春天,樱桃、樱珠、崂山杏,挂满技头,染红了青山、陶醉了春风、更甜透了四海宾朋的欢声笑语;夏天,油桃、猕猴桃、崂山梨,金黄如蜜、辉映林溪、抒怀畅想、避暑山中;秋天,葡萄、柿子、红枣、板栗,点染秋色秋光,山水喜悦谱秋韵,硕果累累唱丰收;冬天,观赏雪山、冰溪,体悟野趣、民俗。让浮躁的身心找到歇息的归宿,让寒彻的思绪敞开门扉,静心归巢,投入高洁通透的山居。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韵味;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感受。柳台云居,一年四季丰盈充实,让你充分获得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愉悦;让你尽情享受爱的浪漫、家的温馨。在这里,你可以借古抒怀、净化心灵、提升境界;你能够调整生活的节奏,静静体验品位、品格、品质、品德的清纯与集成。

 

2022年11月11日   

微信图片_20221230181839.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李顺林,男,1960年11月出生,青岛市人。中共党员。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东鲁艺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丽仁阁文化艺术馆执行馆长。其作品报告文学、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等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