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探访三江源》连载之九 人文生态

编者按: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作者曾经四次到过青藏高原,其中一次亲吻了这片土地,并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用文字写下了那里绝美的圣景,给人视觉以冲击,让人十分震撼。本网特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如果说江源的自然生态是由雪山、河流、草原和湖泊所组合,那么,江源的人文生态则是由庙宇、佛塔、经幡、文明遗址和民间传说等基本文化元素所构成。

1.jpg+.jpg

 

2.jpg+.jpg

在这块极端高寒的神奇土地上,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以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雪域文明,形成了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3.jpg+.jpg

 

4.jpg+.jpg

这是一个崇敬英雄的民族。在玉树州结古镇广场上,树立一坐高大的格萨尔王举旗跃马的英武铜像,每天都有藏民在铜像下转圈,祈求格萨尔王的保佑。

5.jpg+.jpg

诞生于公元11世纪前后的格萨尔王,因惩强扶弱、救护生灵,完成统一和平大业,让百姓过上了安定、富裕生活,而被誉为民族英雄,受到藏族人民的热爱和赞颂。数百年来口口相传的不断吟唱歌颂,最终汇成了一部崇敬和赞美英雄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在藏区仍有民间艺人在传唱《格萨尔王传》。

6.jpg+.jpg 

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

4767米的昆仑山口,我们瞻仰了杰桑、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1994118日,这位长年坚守在“生命禁区”的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在可可西里太阳湖畔与盗猎分子的斗争中壮烈牺牲。为缅怀英雄,19978月,藏族人民建立了这个纪念碑,用藏、汉两种文字记述了烈士的生平事迹。花岗石碑上刻写的“功盖昆仑,音容长在”8个大字,是藏民对这位“环保卫士”永远的赞颂和怀念。 

这是一个珍爱团结的民族。在结古镇郊外,有一座规模不大却格外精致的文成公主庙。这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建筑,相传为中国唐代时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是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留下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1400多年来,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成为藏汉民族团结和谐的纽带。

7.jpg+.jpg

                 文成公主庙

在每年藏历新年祭祀活动中,到文成公主庙后山悬挂经幡是敬奉的高潮。住在结古镇的藏民们,为表示对文成公主的恭敬,徒步三四个小时,爬上陡峭险峻的山上,将年前就准备好的、告慰神灵的经幡挂在每一个山口。我们看到,两侧绵延的山脉,挂满了无数经幡,整个山体被覆盖,如同一座经幡的纱帐。

8.jpg+.jpg 

 

9.jpg+.jpg 

这是一个追求和谐的民族。在漫长的同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藏民族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和源泉,由此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道德观念。

 10.jpg+.jpg

             三江源区的藏羚羊雕塑

在佛教徒心中,雪山、河流、湖泊及其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神圣有生命的,都是佛的印迹灵物不可亵渎。他们视雪山为神山,视湖泊、雪水为圣水,视羚羊等动物、鱼类、鸟类为吉物。养成了禁忌破坏山川、滥伐树木、污染水源、狩猎野兽、捕杀鸟类等很多禁忌习俗。

 11.jpg+.jpg

            可可西里保护区里的藏羚羊

千百年来,神山圣水、生物生灵,在藏民族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这种良好的人文生态意识,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思想基础。

12.jpg+.jpg

 

13.jpg+.jpg

 2008年制订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定位,就是融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江河源型国际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14.jpg+.jpg

我相信,这个定位是科学的,也是有深厚的人文基础的。

近照.jpg

作者简介:周家华,1951年出生,湖北洪湖人。副研究员、主任记者。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水运报社记者、副社长;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宣传部部长;《长江航运》杂志主编。出版有新闻文学作品选集《沧海擷浪》、摄影作品选集《镜头视野》,《京杭运河》等。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