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七十年》·第三章 雄姿初展6

第六节  水运工业建设与调整

1627478348528964.jpg

 

一、干线修造船工业的发展

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使得长江航运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长航局除设法增加运力外,动员组织修船力量,加大维修力度,确保已有船舶最大限度地投入营运。

(一)修船业的“大跃进”

1958年,长航局党委号召所属船厂苦战一年“修期减半”、苦战二年“修费减半”。于是,全线船厂开展 “快速修船”群众运动。

汉口修船厂屡创快速修船新纪录。7月上旬承修“资江”艇,原计划60天,全厂职工苦干巧干13天完成修理任务。抢修“长江128”轮时,以12天完成原计划125天的大修任务。金陵船厂承修“航2011”、“航2012”、“航709”等各艘驳船,把修船期缩短72%以上。上海白莲泾船厂修理“航1008”、“航608” 驳,修期缩短90%以上。

经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长航局属各船厂基本实现“修期减半”的目标,提前出厂的船舶达到80%。对于航次事故则做到随到随修,相当于挖掘运输潜力约170万吨天、25.7万千瓦天,可增产货运量18万吨、1.6亿吨千米。全年全线共修船275艘,造船38艘,完成修造船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计2 974.42万元,比1957年增长1.6倍。

三年的“大跃进”,长江水运工业发展很快。基本建设投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倍,1960年竣工的厂房面积比1957年扩大了3倍,职工人数由1957年的6 058人增长到113 258人。“江船江修”的目标逐步实现。在“以修为主”方针指导下,还发展船机制造,试制成功1 200吨浮船坞、5吨门式起重机和50立方米制氧机等大型新产品50多种,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扩大了生产能力。至1960年,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两倍,工业成本有所下降。干线船厂承修船舶比例由15.40%增至94.30%,“江船江修”的能力大提高。

(二)扩建新建造船厂

“二五”时期,长江干线水运工业“修造并举”,比“一五”时期发展更快。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长航局所属修造船厂均得到扩建或新建。

1. 新建青山船厂

青山船厂是由交通部和长航局在长航汉口船厂的基础上迁址新建的大型船厂,被列入武汉市“二五”规划的200项重点建设工程。

1958196012月,青山船厂完成轮机车间、制氧车间、放样车间、炼钢车间、轧钢车间、排渍站、变电所、给排水工程建设。196110月,武汉港机厂并入青山船厂,汉口船厂也迁往青山新厂。1965年,船台滑道正式投产,开始发挥骨干船厂的作用。

未命名图片.jpg 

 

青山船厂大门

 

2.扩建金陵船厂

金陵船厂在“大跃进”中扩建设计任务书几经修改。1959122日至16日,交通部海河总局、长航局、长航上海分局、金陵船厂和第九设计院会审通过金陵船厂扩建总体设计。196078日,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金陵船厂开始有计划、分期、按年度投资实施扩建。

1963327日,船台滑道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产。12月,铸造车间、轮机车间和煅工车间相继建成投产。19651966年,建成船台车间、木工车间、中央锅炉房、空压机房、乙炔站、船棚、汽(铲)车库、大小五金库、产品材料实验室和能源供应系统及3座作业码头,安装115吨吊车等。至此,长航南京金陵船厂完成扩建规划,成为一家较有实力的造船骨干企业。

3.扩建民生船厂

长航民生造船厂原址在重庆青草坝,1959年后,有计划下迁至唐家沱。19591227日,自行设计的总吨1 000吨,总长73.5米,宽23米,举重1 200吨的大型浮船坞在民生船厂建成,解决了川江大型船舶修理问题。

1964512日,交通部批准《民生修船厂改建设计任务书》。民生船厂有步骤地将唐家沱建成修船区,将铜钱坝建成造机区,将土地滩建成铸钢锚链区;扩建了铸造、修船等生产车间。至1965年,其工业总产值达到1 130.45万元,比“一五”末增长14%,成为长江上游的造船骨干企业。

4.改建宜昌船厂

1959919日,长航局向交通部报送《宜昌船厂技术改造设计任务书》,宜昌船厂改建再次纳入长江水运工业发展规划。至196110月,宜昌船厂靠自身力量铺设缆车轨道。19659月,交通部批准宜昌船厂改建。确定以承修长江中上游1 000吨以下驳船和367.5千瓦以下拖轮为主,主要项目船台滑道及配套工程开始动工兴建。1965年产值达474.91万元,为1957年的3.2倍,成为长江五大骨干船厂之一。

19581965年,长江干线水运工业建设主要集中在船舶修造。随着青山、金陵等大型船厂的扩建和新建,金属切削机床和煅压设备等主要加工设备大幅增长。1957年,有切削机床291台,锻压机械28台。“二五”末,切削机床增至389台,锻压机械增加到57台。1957年,各船厂有船台10座,19581965年增加15座。19581965年,新购69吨起重设备12台、108吨的12台、158吨的22台。设备的增加,提高了长江修造船工业的生产能力,为实现“江船江修”和“江船江造”目标,创造了物资与技术条件。

 

二、干线水运工业调整和整顿

1962年,长航局对所属船厂实施全面调整和整顿。首先,精简多余人员。按中央下达指标,职工人数由上年的8 555人减为7 260人;其次,缩小基建规模。重点对青山船厂建设规模进行调整,尚未开工的一律停建。此外,调整生产结构。进一步压缩制造,加强维修力量。通过调整,长江干线船舶维修能力有较大加强。

1963年,长航局进一步加强维修管理,狠抓配件生产质量,扩大配件品种,逐步达到自制自用。同时,精减职工572人,封存价值817万元的设备与机械,投资169.7万元用于水运工业建设。直到1965年水运工业被纳入以干线运输为核心的专业大协作以后,其修造船生产才迈出低谷走向正常。这一年,全线水运工业共完成总产值3 152.71万元,其中修船2 425.16万元,造船584.33万元,配件143.22万元,均为调整时期历年最高数。

1627478414864558.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黄强,笔名常杭,著名长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委员,长江作家协会主席,博士,研究员。曾任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校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长期致力于长江文化建设,著有《大江放歌》、《大江神韵》、《大江印象》、《大江经纬》、《诗情画意说长江》、《诗赋长江万古流》等诗文集,以常杭、黄山、天方、江月等笔名公开发表诗词作品3500篇,曾获湖北音乐最高奖“金编钟”奖、湖北省行业歌曲创作一等奖等。近作《长江组诗》、《长江组歌》、《长江十赋》、《长江,我的母亲河》、《诗情画意说长江》、长篇小说《雪云顶上》、《又见红叶》(与羊角岩合作)等影响较大;主编出版《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中华文化系大江(丛书)》、《长江诗词三百首》、《长江航运七十年》、《放眼澳门诗词选》、《当代长江航运发展史(丛书)》、《长江航运文化》、《长江儿女》、《跨世纪的长江航运》等长江文化专著多部。

1627478480760106.jpg

孙新华

 

作者简介:孙新华,笔名新华,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72年参加工作,在部队和公安战线工作多年。1994年起先后担任芜湖港务局局长、党委书记;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以及芜湖港口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自主创新优秀企业家、中国海员工会全国委员会金锚奖、中国港口十大风云人物、交通部人事部全国劳动模范、长航十大杰出人物、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人等称号。长期致力于长江港口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成为全国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喜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