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汉现代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夏松旺
编者按:在现代管理中,市场调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业界称夏松旺是掌握市场先机的快手,因为他善于从只鳞半爪中捕捉信息,进而规避风险,创新方法,使决策、竞争立于稳妥之地。除了天生的敏锐头脑,在武汉现代管理科学研究会的学习也让他对商机的把握锦上生辉。

夏松旺近照
业内人士评价夏松旺,说他头脑睿智,善于思考,满脑子都是商机;
他崇尚实干,只要抓住机会还会苦干加巧干,
他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二字,胜利永远是光辉的篇章。
有人说,谁要是在武汉能做好生意,那他在全中国都会如鱼得水。而夏松旺二度来汉,照样干得风生水起。
雪压青松挺且直
比老板能干,你以为老板会破格提拔你,会给你升职加薪?可夏松旺却因为能干,三番五次被老板炒了鱿鱼。
1997年,夏松旺来到武汉打工。在印刷名片行业打拼时,他因为头脑灵活,一学就会,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印刷名片的技术。看不惯公司得过且过的经营作风,他雷厉风行以身作则地改进,原来要干一天的任务,他只要两个小时就干完了。他做得如此好又快,老板甚至怀疑他偷奸耍滑。
仅提高工作效率还不够,他有更大的抱负。深知坐等客户上门是不行的,夏松旺每天下班后去收单,早上送货上门,因此,好多客户都被他拉过来了,业务量大量增加,收入每月翻了3-5倍。这样过了几个月,公司收入不断攀升,老板却忌惮他的能力,把他开了。他知道老板的格局太小,容不下他,只得另谋出路。可惜的是,他的这份能力是礼物也是桎梏,夏松旺之后接连换了几家公司,结局不尽相同。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他看清一点:老板的格局决定企业的上线。给人打工他是过不上想要的生活的。于是,他终于决心创业,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长袖善舞露峥嵘

有的人只要有了自己的平台,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就能长袖善舞,写出锦锈的篇章。夏松旺就是这样的人。
当他认定只有自己干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时,夏松旺毅然决然地返回河南老家集资创业。老头听说儿子想买一台印刷卡片的机器,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加上其他亲戚的帮助,东拉西扯总算凑够了三万元买设备。
这一年,他把包接包送名片做到了极致,业务量不断扩大。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买了3台机器,把附近一带名片行业几乎垄断了。
在单干的日子里,夏松旺发现商机的天赋也开始体现。有一次,他为了帮一家卖瓷砖的门店做个彩色招牌,在和设计师的攀谈中得知,他们做的这个喷哙,非常赚钱。
这个生意不像做名片,还要风里来雨里去,一盒名片只赚几块钱,而这一单能赚几千元。夏松旺觉得有戏,几天之内又去看了两次,反复评估后终于确定自己能做。
夏松旺说干就干。没过几天就在汉西开了一家几百平方米的喷绘店。
赚钱让他意想不到。别的大店要排队,而他们这里不排队。三个月左右,生意接单爆棚。不过降价特别快,他正为此发愁着,想不到,新的商机又来了。
一晚客户问他们能否打印更宽的喷绘,两米以上的更好。因此他新买了一台3.2米宽的喷绘机,而这台机器的成本几个月就赚回来了。
但是,这个行业赚的快,赔的也快。两个多月没有跑外,一清点发现店里这段时间竟然赔了一点钱。人挪活,树挪死,他连夜搬家,在新店的房上吊起了条幅,竖起了广告牌——顶点喷绘,这一名字很快响彻武汉三镇,名字还上了热搜。至今这个公司还能在网上搜到。
搬到京汉大道后,虽然规模做起来了,当时买了6台机器;但是生意好赶不上变化快。因为做这个喷绘的多了,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从起初的每平方几百元下降到了每平方16元,后来直接降到了7-8元。
由于和合伙人的经营理念出现分岐。最终夏松旺净身出户。
跨界失败亦英雄

一日,在古田四路的一处路段上,出现了一家卖早餐、晚餐的商家,这里每日车水马龙,人流如潮。这里采用的经营模式,过早给每个客人送一碗清酒,因为有这点优惠,所以附近工地上的、还有一些客户等客人都来这里过早。这个老板就是夏松旺。
从顶点广告离开后,夏松旺经过考察,选择在古田四路一处地段,开了家餐饮门面。他之所以选在这个地段,因为这里工地多,很多民工都在这里做活;另外这里开餐馆的人少,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按说,有这么多优势,加之采用了先进的经营模式,应该会赚得盆满钵满。而现实呢?
如果以增加碗的数量,应该是赚大了。首先是200来个碗,后来增加到500多个碗,再后来增加到800多个碗。只按碗算应该是赚得不少,但那时没有打小票的机器,顾客都是吃完了再付款,有一些过早人便趁机逃单,甚至把碗也顺走了,最多一天会差200多个碗。于是夏松旺便派个专人盯着,但一双眼睛哪能看得住那多人?他曾专门花一个星期找遏制的办法,但总想不出来。最后只得关门歇业。
卖早餐碰壁后,夏松旺回到京汉大道,成立了焦点广告公司,重新干起了广告行业。可因为从业的人多利润少,这生意只能马马虎虎混得过去;他又转行经营印刷耗材,也没有什么起色。直到2013年,机会好像又垂青于他,他开始经营彩色平板喷绘机。头一年机会靓眼,卖出去20多台,赚了200多万元。

他看到这个方面有利可图,还可以复制替代,于2013年年初在河南开了公司,转而造喷绘机。当时从武汉、上海、广州、深圳订了10台机器组装。想不到10台机器10台不一样,合缝度不够,标准也达不到。螺丝、喷头、墨水等环节均检测不合格;生产管理也不顺。当时租的工厂厂房正位于郑州的拆迁区,要搬离10多公里,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还有虽然设备卖出去了却一直小毛病不断,虽然后来撑了一年半的时间,实在看不到希望,夏松旺不得不停止接单,以亏损800万告终。然而,市场却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两年后,他生产中碰到的一些小毛病都被别的生产厂家攻克,还找到了优秀的生产厂家,墨水也大幅降价。但是,这对他来说已时过境迁。
对于跨界造机器,他后来理智地进了总结,毕竟是专业人办专业事,自己假如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跨界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人生贵在平常心
武汉是他创业的第一站,也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虽然有过不愉快,但快乐永远是温暖心房的。于是,在造机器失败以后,夏松旺仍然选择回到了武汉。

虽然有过跨界失败的经历,可他并没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縄”,而是勇于面对,认真调查研究。
他携读过两年华中科技大学EMBA总裁班之知识,又有跨界的前车之鉴,因此在重新选择项目时,以敏锐的眼光看准了租赁行业。回到武汉后,他捕捉到了租赁行业的一线曙光,经过三番五次地讨论及认真思考后,毅然决然地租下了沌口的一家羽毛球馆。这家羽毛球馆不仅赚到了钱,而且后来卖出去还赚了一笔。为什么能赚到这笔钱?夏松旺后来进行了市场分析,主要是这些年通过改革开放,武汉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一部分人对精致生活有了需求,而锻炼身体则成了精致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2018年他不仅租赁了羽毛球馆,并且把广告公司也搬过来了。可是好景不长,场地被水淹了,被迫迁移,后来还摊上了官司赔了不少。
说起这事,夏松旺说对赢亏他是以平常心来看待的。虽然吃了官司,但他觉得这笔学费交得值,这下他不仅从中吸取了经验,还让自己日后更加谨慎!
而今,他在租赁行业也干得声名鹊起,他不仅开了羽毛球馆,还开起了匹克球馆,还有汽车修理,还做了一款酒的湖北省总代理……这中虽略有波折,但都在可控的范围内。谈及未来,他淡然一笑,说眼下虽然大环境不好,但危中有机,我们把握时机便可。这也是一种到达胜利彼岸的姿态吧!
作者简介:廖武洲,湖北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自幼酷爱文学,现已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万余字。已出版小说集一部,报告文学集一部,长篇散文集一部,长篇人物传记3部。曾任《今日湖北》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问津》杂志主编,现供职于《当代名流网》。
喜欢作者